马铃薯作为重要食物资源之一,不仅在我国居民日常消费中占有重要地位,更在新时期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持续增收中有着重要作用。2016年初,农业部发布了《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马铃薯产业在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地位及其目标。
今年以来,我国马铃薯产业继续稳定发展,总的看,全国种植面积稳中有增,局部产区受极端天气和疫病等影响大幅减产,但总产量稳中略降;马铃薯消费需求潜力较大,消费结构略有变化;价格保持高位运行,呈明显的“N”型走势;马铃薯贸易顺差与马铃薯淀粉贸易逆差同时存在,总体呈现双减少趋势。
预计2017年“镰刀弯”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加工主食化和精准扶贫战略将进一步增强马铃薯的生产供给能力,而消费需求总体保持稳中略增态势;随着库存逐步消化,价格短期内仍将保持高位运行,在不出现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下半年价格大幅波动的可能性较大;随着“双反”政策到期,马铃薯淀粉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增大。与此同时,马铃薯供给增速远大于消费需求增速,价格波动风险不断积聚,局部地区、个别时段出现卖难的可能性有所增加;建议进一步加密切关注市场行情变化,均衡上市、适时售薯,同时切勿盲目跟风种植,合理推进粮薯轮作。
一、2016年马铃薯市场形势回顾
1、局部地区受灾严重,生产总体继续稳定发展
近年来,我国马铃薯生产快速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北方一作区、中原和南方二作区及西南一二季混作区的种植模式,覆盖我国大部分省区市,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8500万亩左右,总产量保持在9000万吨以上。
2016年,虽然个别地区受灾较重,但今年我国马铃薯生产总体继续保持稳定发展。从种植面积看,受农业结构调整和今年春季价格高位运行等影响,全国马铃薯种植积极性明显增加,加上“镰刀弯”地区种植结构调整和精准扶贫攻坚战略的加快推进,黑龙江、云南、贵州等地种植面积稳定增加,预计全国种植面积约8526万亩,同比增3.0%。随着脱毒种薯普及率和田间管理水平等的不断提高,马铃薯单产水平稳定提升,但今年西北和东北主产区持续干旱天气、西南地区大范围晚疫病和南方秋冬作地区的低温冷害等的严重发生,致使全国平均单产有所下降。受此影响,预计全年马铃薯总产量约9201万吨,同比减3.0%。
2、市场供给充足,消费结构稳中有变
从用途上看,马铃薯既可直接食用,也可作为原料,用于食品工业、医疗卫生等多个领域。但从消费情况看,我国马铃薯消费以食用为主,加工消费、种用消费和饲用消费等其他用途为辅。2016年我国马铃薯市场供给总体充足,消费结构稳中有变。受宏观经济缓慢复苏、农民工返乡持续增加等影响,加上北方主要加工产区原料供给量有所减少等因素,食用消费量略有减少,淀粉等加工消费量大幅下降,预计全年分别为5534万吨和736万吨,同比分别减少2.8%和13.8%;农户种植积极性增加拉动种用消费略有增加,预计全年消费量将达396万吨,同比增约4.3%;同时,饲用消费和损耗有所减少。
3、价格高位运行,整体呈“N”型走势
今年我国马铃薯批发价格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在回升的“N”型走势,价格水平相对较高。从月度变化情况看,价格波动总体符合常年规律,即年初价格延续去年底的翘尾走势而继续上涨,
-
春节后,受今年春季的“霸王级”倒春寒引起其他替代蔬菜供给短缺,马铃薯价格保持高位运行,于5月份达到年度最高的3.47元/kg,同比上涨53.3%;
-
之后价格趋于回落,于9月份回落至今年最低价位的1.84元/公斤;
-
10月份起,北方秋季马铃薯陆续上市,但甘肃等地夏季经历了近60年来最严重的持续高温天气,宁夏、内蒙古、黑龙江及西南地区也不同程度受灾,市场供给相对紧缺,推动马铃薯价格连续两个月回升,11月平均价格为2.18元/公斤,同比上涨了14.3%;
-
12月价格继续上涨至2.35元/公斤,环比涨7.9%,同比涨15.2%。
-
从年度价格变化情况看,2016年马铃薯价格年平均价格为2.40元/公斤,同比上涨13.2%,是近五年第二高的水平。
4、国际贸易顺差与逆差同时存在
受国内马铃薯价格相对较高等影响,今年马铃薯出口动力不足,出口量有所减少,出口额基本持平;同时,随着脱毒种薯普及率、种植技术和加工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马铃薯及薯条等加工品品质持续提高,马铃薯进口有所减少。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11月全国累计出口量39.60万吨,同比减4.3%,出口额2.38亿美元,同比增0.6%;进口量13.61万吨,同比减2.0%,进口额1.65亿美元,同比减3.7%;贸易顺差0.73亿美元,同比增10.3%。同期,全国累计出口马铃薯淀粉524.91吨,出口额58.86万美元,同比分别减15.3%、17.7%;进口3.72万吨,进口额0.28亿美元,同比分别减38.6%、35.1%;贸易逆差2715.74万美元,同比减少35.4%。预计全年出口量约50万吨,同比减4.2%,进口量约33万吨,同比减31.5%。
二、2017年马铃薯市场形势展望
1、生产继续稳定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进程加快,预计“镰刀弯”地区玉米等粮食作物转产马铃薯现象将继续增加;同时,鉴于我国马铃薯主产区与全国贫困县分布区域高度重叠,在精准扶贫力度持续增加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西北、西南等贫困适宜地区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可能继续增加。因此,在不出现大范围、深程度疫病的情况下,全国马铃薯生产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预计2017年种植面积将达8696万亩,总产量或将达到创纪录的9682万吨,同比分别增2.0%和5.2%。
2、消费平稳增长
历史数据表明,食用消费占马铃薯消费总量的比重不足70%,但仍是我国马铃薯消费的最主要部分。从消费趋势看,在人口总量基本稳定、蔬菜供给总体均衡等情况下,马铃薯的居民日常消费将保持基本稳定,而农民外出务工等集团消费随着返乡创业和回乡务工等的增加将继续保持缩减态势,虽然快餐食品、休闲食品等多种消费渠道可能会有所增加,但对整个消费拉动作用有限。受市场供给充足等影响,淀粉等加工行业原料不足等现象有望加快缓解,加上加工主食化战略的深入推进,马铃薯加工消费量可能大幅提升,预计全年加工量有望恢复至823万吨,同比增11.8%。随着我国原原种、一级和二级脱毒种薯普及率进一步提高,种薯消费将继续保持增加态势。同时,受收获机械化程度和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等影响,破损率和商品率持续提升,残破小薯比例有所下降,饲用原料薯或将有所减少。
3、价格波动运行
从价格运行规律看,马铃薯市场价格高点都大都出现在每年的4-5月份,而突破历史高点的年份分别出现在2010年、2013年和2016年的春季,基本呈现3年一突破的特点。预计2017年马铃薯价格波动仍将遵循常年波动规律,整体呈震荡运行态势。
具体来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
第一阶段为2017年1月-4月,这一阶段市场主要以消化2016年库存薯为主,节日效应、春淡等因素将支撑马铃薯价格继续维持较高水平;
-
第二阶段为5月-12月,随着早熟马铃薯陆续上市,存储商将在5月中下旬和6月初加速甩货,价格可能快速回落,而后期秋季马铃薯将大量上市,市场供给将大幅增加,价格下行的压力降继续加大。
因此,如果2017年没有出现大面积、广范围、重影响等疫病和气象灾害发生的情况下,预计下半年北方秋季马铃薯集中上市期后,价格存在大幅震荡的可能。
4、国际贸易良性发展
随着我国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关系的不断深化,预计马铃薯出口贸易将继续稳定增长,尤其是甘肃等品种繁育自然条件和技术条件较为突出的地区,种薯出口优势将进一步显现。同时,加工特性优良的鲜冷冻马铃薯和薯条、薯片及其冻干产品出口将继续保持增加态势。在“双反”政策保护下,马铃薯淀粉国内市场逐步趋好,但未来两年内这一政策到期后对产业稳定发展带来不确定影响;同时,马铃薯淀粉出口贸易可能会受到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木薯淀粉低价冲击等影响而进一步减少,同时优质淀粉进口可能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总体来看,我国马铃薯国际贸易仍将保持良好发展态势,预计全年出口量将恢复至60万吨水平,同比大幅增加20%左右。
三、风险提示与相关建议
一是明年春季马铃薯集中销售风险凸显。目前随着马铃薯市场需求的释放,加上元旦、春节效应及其他蔬菜替代消费减少,短期内价格仍将继续缓慢回升;但市场普遍认为由于2016年灾害重,商品马铃薯减少、货源不足,后期价格上涨预期增强,生产者和经销商囤货入库及惜售意愿较强,库存维持较高水平,而随着明年春季马铃薯存储条件变化,集中销售可能性增大,价格也可能出现大幅震荡的情况。建议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均衡上市、适时售薯,大量集中上市引起市场大幅波动和滞销卖难等现象再次发生。
二是马铃薯供需失衡的风险日趋加大。2015年以来,国家大力推进马铃薯加工主食化战略,并先后在北京、河北、甘肃等10个省区开展试点,大力推动了当地马铃薯生产发展;而马铃薯依然成为“镰刀弯”地区农业结构性调整和西部地区精准扶贫战略的不二选择,预计未来我国马铃薯生产面积将大幅增加,同时加上脱毒种植普及率持续提高、灌溉等水肥条件和冷库冷链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马铃薯生产能力大幅增强,市场供给将大幅增加,但消费增速相对缓慢,市场供需紧平衡状态被打破的可能性增大,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凸显。建议农业结构调整中,有序推进粮薯轮作,引导农户合理布局、切勿盲目跟风种植,既可促进地力恢复和疫病防控,又可减缓市场波动。